成果简介

    我国已成为世界纺织强国,纺织工业是国家支柱产业、基础产业和优势产业,纤维加工总量占世界 50%以上、出口占世界 1/3。纺织技术进步推动其产品在航空航天、军事、生物医疗、能源、环境等领域广泛应用,对多学科交叉人才培养提出了诸多挑战。面对高质量发展的考验,作为我国唯一以“纺织”命名的行业院校和地方高校,武汉纺织大学与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、中国纺织教育学会紧密合作,积极探讨人才培养的新模式。学校把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和行业产业发展作为立身之本,以“服务求生存、特色谋发展”为价值追求,形成了“现代纺织、大纺织、超纺织”“一元领先、多元并进、突出特色、协同发展”的特色发展理念,培养知识、能力、品格“三位一体”协调发展的应用型创新人才;学校将 48个专业所在学院组建为四大学部,构建了“学生发展、产教融合、课程贯通”育人体系和“高素质教师队伍、高质量科技创新、高效益应用转化、高效能管理支撑”保障体系。(图1)

 

图 1 四大学科群服务纺织强国建设

    本成果面向产业、企业和学科发展中的“师企问题”,构建通识基础、核心能力、全面拓展三阶递进的培养模式和产出导向的“三类贯通”(目标导通、模式融通、评价接通)课程教学模式。“三链融创”产教融合机制将产业链、创新链、专业链紧密结合,以“问题项目化、项目工程化、成果应用化”的“三化协同”实践创新,重构教学内容和知识体系,激发专业兴趣与学习热情,培养学生具备深厚专业理论知识、丰富实习实践经历、较强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,服务世界科技沿、经济主战场、国家重大需求和人民生命健康(图 2 )。

    中国工程院院士徐卫林(本校毕业、自主培养)为代表的一大批应用型创新人才,已成为支撑产业发展的中流砥柱。学校办学特色不断彰显,专业结构持续优化,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,满足产业需求能力日益增强。所属学科纺织科学与工程为湖北省“国内一流学科”建设学科,建有纺织新材料与先进加工技术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、纺织印染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,获批 4 门国家级课程、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、17 个国家级和 16 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,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、“挑战杯”全国特等奖。


图 2 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结构图